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RSS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民国时迪士尼就风靡魔都 上图还原米老鼠留下的足迹

时间:2016-06-17 16:59 作者: 点击:

都有过与迪士尼的邂逅故事,都是上图团队经过为期一年的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席卷整个上海,迪士尼在中国的成功也带动了中国动漫事业的发展,上海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人才,蜚声

民国时迪士尼就风靡魔都 上图还原米老鼠留下的足迹 1

民国时迪士尼就风靡魔都 上图还原米老鼠留下的足迹 2

民国时迪士尼就风靡魔都 上图还原米老鼠留下的足迹 3

  东方网6月17日消息:在上海迪士尼开园之际,不妨来一次80年的穿越!一场“迪士尼与上海的渊源”馆藏民国文献展正在上海图书馆展出,民国报纸、期刊、图书文献,这些发黄的纸片,力图还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迪士尼传播史,为你揭示米老鼠当年在上海留下的足迹。当年,17岁的张爱玲,文学大师林语堂,影星王人美,都有过与迪士尼的邂逅故事。

 

  迪士尼初登上海滩

 

  迪士尼上海往事的丰富和有趣让人目不暇接。本次展览包括“米老鼠与上海本土明星的相遇”“长篇漫画:米老鼠两游上海滩”“17岁的张爱玲:论卡通画的前途”“与迪士尼别苗头:万籁鸣创作卡通片”等专题,都是上图团队经过为期一年的研究,从浩如烟海的馆藏民国报刊中,逐渐梳理出的历史脉络。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正处风雨飘摇的年代,也是风云际会的所在。当迪士尼卡通形象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大时代和大场面,它所激起的娱乐风尚,所引发的文化想象,所带来的消费热潮,以及它对中国动画美术初创所起的巨大引领作用都令人大开眼界,更出现了中国版白雪公主、唐老鸭大闹火焰山、穿旗袍的米妮、坐黄包车的米奇等民国本土化叙述的形象。

 

  20世纪30年代,正值上海电影黄金时期,迪士尼的卡通形象和他本人的传奇故事不断出现在沪上报刊上。当时沪上媒体对于“华特·迪士尼”的称呼可谓五花八门,华纳·狄司耐、华德·狄斯耐、华脱·迭斯耐、华尔脱·狄士南、华尔·狄斯里等不一而足,而米老鼠曾被叫做米鼠,白雪公主唤作雪姐儿,唐老鸭则被称为唐鸭子、唐奴鸭或鸭子唐纳。作为沪上一本娱乐性非常强的画报,《良友》 杂志率先介绍了迪士尼和他的米老鼠。在1932年1月刊中,画报用整版图片介绍米老鼠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明星,并借机用迪士尼卡通形象PS了自己的杂志封面,以“自拍”方式为《良友》做宣传。

 

  迪士尼“旋风”席卷整个上海,沪上各类报纸、杂志、图书围绕迪士尼动画的报道风起云涌;上海各大影院迪士尼动画影片迎来观影热潮;米老鼠、白雪公主成为沪上各大商业公司产品的广告代言人……迪士尼这一舶来品,不可阻挡地引发了近代上海文化的新潮流,迪士尼卡通形象也融入了上海的文化记忆。

 

  万籁鸣与迪士尼“别苗头”

 

  迪士尼在中国的成功也带动了中国动漫事业的发展,上海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万氏兄弟在19世纪30年代也设计了中国的卡通人物,拍摄卡通片,引起了一定的反响。1936年《竞乐画报》曾刊登万古蟾与其创作的卡通形象,称万古蟾为“中国的华德·迪士尼”。国外媒体也对此有报道,美国知名的《体育画报》(SportsIllustrated)当年就报道了万氏兄弟制作属于他们的“米老鼠”。

 

  受迪士尼卡通片启发,万氏兄弟1941年推出中国第一部、世界第四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使得中国电影首次与美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被相提并论。1964年万籁鸣导演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完成,蜚声国际

 

  17岁张爱玲作文论卡通

 

  1937年,17岁的张爱玲在圣玛莉亚女校校刊《凤藻》上以“高三 张爱玲”署名发表《论卡通画之前途》一文。文章提到,虽然卡通画这名词在当时的中国只有不到10年的历史,但大概没有一个爱看电影的人不知道“华德·狄斯耐”的《米老鼠》的。她认为,卡通的价值决不在电影之下,“如果电影是文学的小妹妹,那么卡通便是20世纪女神新赐予文艺的另一个玉雪可爱的小妹妹了。我们应当用全力去培植她,给人类的艺术发达史上再添上灿烂光明的一页。”

 

  张爱玲曾自称“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其内心世界是比较封闭的,因此交友也很少。与她有深交的好友,大多也是电影的发烧友,例如她的终生至交炎樱。1941年,她们就读于香港大学时,曾经一起“冒死上城去看电影——看的是五彩卡通”。

 

  林语堂三谈米老鼠

 

  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曾先后三次以米老鼠为题撰文,站在“生活的艺术”高度,大力提倡迪士尼卡通片的幽默态度。这三篇文章分别是:刊载于上海《论语》 杂志(1935年75期)的《论米老鼠》、收录于杂文集《爱与讽刺》(上海自强书局,1940年)的《米老鼠》、收录于《讽颂集》(上海国华编译社、龙门联合书局,1941年)的《米老鼠》。

 

  其中《论米老鼠》一文,原作以英文写成。这篇文章针对当时一部分目中无人的青年人,通过谈论迪士尼的价值,来表达卡通之于当时的中国所具有的诸多现实意义。

 

  米老鼠与本土明星相遇

 

  当米老鼠来到上海滩,作为迪士尼卡通最红的明星,与1930年代上海本土明星相遇,又是怎样的有趣情景呢?

 

  1935年《联华画报》杂志上出现了这样一幅漫画。画面上,可爱的米老鼠为上海当红影星王人美献上一尾鱼,旁边的文字写着:“米老鼠巴结我们的野猫——王人美”。两个银幕上闪亮的明星首次站在了一起,“猫鼠之间”相逢一笑,看上去是如此生动和谐。

 

  1930年代的十里洋场,由叶浅予先生绘制的反映小市民生活的“王先生”系列漫画十分火爆,曾先后两次被搬上银幕。1939年,有画者在上海《现世报》发表《外国米老鼠拜望王先生》,描绘了两个漫画人物相遇的戏码。显然,王先生被外国米老鼠的形象吓坏了。漫画从某种程度反映出迪士尼卡通形象对市民观念的冲击,也反映出底层社会对外来文化的些许隔膜和抵触。

 

  在民国时期的娱乐语境中,如果说王人美代表了高大上和白富美,那么王先生无疑就是矮矬穷的猥琐男形象。在上海漫画作者两种截然不同的本土化叙述中,米老鼠在不同的社会层面,既可与上海的高大上和谐共处,也会发生与小市民的冲突对立,这实际上体现出1930年代上海社会本身的矛盾和复杂之处,歌舞升平与内忧外患交织出错综迷离的世相。

 

  据悉,该展览将延续至7月11日。

 

郴州资讯 | 资兴资讯 | 区县资讯 | 湖南资讯 | 国内资讯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by 2015-2018郴州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青ICP备11003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