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RSS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郴州资讯 >

郴州临武渡头古城出土近万枚吴简

时间:2023-12-23 19:06 作者: 点击:

县治所在地,为研究古代中央政权对南岭地区的开发和有效治理提供了重要资料,国家文物局召开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考古中国,分布面积17万余平方米,渡头古城聚落遗址包括古城址

渡头吴简所载郡县。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龙文泱

作为简牍出土大省,我省又有了重磅新成员。我省考古工作者经过多年考古发掘,证实郴州临武渡头古城为汉代至六朝时期的“临武”县治所在地,发现了古城址(衙署区)、居址区、手工业遗址、墓地。其中,衙署区内发掘的两口孙吴时期水井内出土了近万枚简牍,包括木简、木牍、签牌、封检、削衣等,有黄武六年、黄龙三年、嘉禾元年等纪年,为东吴时期临武县的行政文书,内容涉及临武县行政区划、赋税、户籍、屯田、矿冶等,为研究古代中央政权对南岭地区的开发和有效治理提供了重要资料。

12月21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郴州市渡头古城遗址的这一重要发现名列其中。

发现六朝时期重要衙署办公建筑F2

渡头古城遗址位于郴州市临武县汾市镇渡头村,是一处以渡头古城址为中心并包括了周边墓群的古城邑聚落遗址,年代为汉至六朝时期,分布面积17万余平方米。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渡头古城遗址项目负责人陈斌介绍,渡头古城聚落遗址包括古城址(衙署区)、城外遗址、矿冶遗址和墓地。古城址(衙署区)在武水河南岸一处低缓的山岗上,四面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平面近方形,边长100米。其中,北城墙正中有城门,城四边修成陡壁,并挖有壕沟。

渡头古城遗址是汉至六朝时期临武县治所在地。其中,古城是临武县衙署办公区,城址外东北遗址区是普通居民生活区,城外西北部矿冶遗址为重要的手工业生产区域。

经过2016年至2023年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城址中部偏东位置揭露出一处大型长方形房址F2。F2坐东北朝向西南,南北长22米,东西宽8.5米。房址基槽、门道、道路、水井、活动面等保存较好,初步判断该房址为六朝时期重要的衙署办公建筑。

此外,城外四周的低矮山岗上分布有墓地,其中包括南福、渡头、白石三大墓群。在古城遗址西北方向约10公里远的山区,还发现了一处东汉至宋代的大型矿冶遗址。

陈斌表示,渡头古城是“岭南型”城市的代表,其选址、形制、布局和聚落结构等,为研究汉代至南朝时期南方地方城市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城内两口古井,出土近万枚吴简

“在渡头古城的六次发掘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J1、J2两口古井中出土的近万枚吴简。”据陈斌介绍,古井J1位于渡头古城内中部偏东的房址F2内,为砖砌井,口径2.4米,深13.35米。古井J2位于城址西北部,为竖穴式土井,口径3.7米,深12.2米。

2022年12月初,考古队先后在J1内的堆积层中发现木制构件及较多木质简牍、残段简牍,部分简牍上有字迹。经过对简牍所在的堆积层填土进行清理,共出土有较多的带泥简牍。

古井J2则在12月下旬发现了木质简牍、削衣及封检。这些简牍上有“临川乡锡”“临武”“桂阳临武”等字样,“黄武六年”“黄龙二年”“嘉禾二年”等纪年。出土简牍的堆积层中还有大量竹木制品。

经过初步清理,J1出土简牍2000余枚,有字简牍120余枚。有字简牍中发现了“嘉禾元年”“嘉禾五年”文字。“嘉禾”为东吴孙权年号,据此判定为三国吴简。这批吴简包括木简、木牍、签牌、封检、削衣等,内容大致为经济券书、账簿、名刺、书信等。

J2目前清理出有字简牍1500余枚、无字简牍7000余枚,清理工作仍在进行中。有字简牍不仅有“嘉禾”文字,还有“黄武”“黄龙”等孙权年号,确定为三国吴简。简牍内容与J1出土简牍基本相似,涉及赋税、户籍、屯田等。

这些简牍记载的郡县有临武、桂阳、便、郴、南平、耒阳、长沙、醴陵、武昌等。其中,临武县下辖有“临川乡”“西乡”“东乡”“都乡”4个乡里。

此外,简文中还出现了临武“锡”“银”矿的相关记载。在J2简牍清洗过程中,还发现了金属遗物,经文保专业人员检测为锡制品。

陈斌表示,渡头吴简是湘南地区出土数量最多、保存相对较完好的吴简,是湖南简牍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为研究孙吴时期社会、经济、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一审:何庆辉,二审:李秉钧,三审:陈淦璋

郴州资讯 | 资兴资讯 | 区县资讯 | 湖南资讯 | 国内资讯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by 2015-2018郴州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青ICP备11003979号